查看原文
其他

“我读巴芒”第35期

王冠亚 王冠亚
2024-09-21

这是我的第296篇原创文章


作者按:

巴菲特和芒格是我的投资和人生偶像,按照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生活,不仅可以获得满意的投资回报,更能收获幸福的美好人生。巴菲特和芒格的言论是我人生的“压舱石”,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,可以少一点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的彷徨,多一分“不逐萤火迷东西”的淡定。

最近,我经常会在雪球上发一些学习巴菲特和芒格语录的感悟。承蒙雪球厚爱,很多帖子被推荐上了“雪球热帖”,单篇帖子普遍达到了20w-100w的阅读量。考虑到雪球用户和公众号读者并不完全重合,于是我定期将相关内容发布于此,定名为:我读巴芒。每期字数大约1万字,以下为第35期(2022.11.3~2022.11.19):

1

“极大化”与“极小化”的愿景


在1996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谈到伯克希尔的股票价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关系。在过去的几年里,伯克希尔的股价涨幅远远超过内在价值的增长速度。巴菲特认为,这种情况很难一直持续下去,伯克希尔的股价也不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。

到了1996年,伯克希尔账面价值增长了31.8%,而市值的增幅仅仅为6.2%,这一局面就比以前要相对合理一点。长期而言,由于市场价格和内在价值不会有大幅度的偏离,所以伯克希尔股东的整体收益一定会和企业的经营获利相一致。

如果一名股东长期拿着伯克希尔的股票,那他的所得就是公司的经营业绩。如果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周期内,股东高估卖出,或者低估买入,都会占其他股东的便宜。通常而言,有经验的投资者通常会在这个游戏中占得上风。

巴菲特并不喜欢股东之间“互掏腰包”,他有两大目标:第一,让股东能够获得的权益极大化,这有赖于公司的稳健经营;第二,让股东之间互占便宜的空间极小化,这就需要公司的股价与业绩保持基本同步。巴菲特的“德才兼备”,由此可见一斑。

(2022年11月19日)

2

衡量内在价值的两项指标


在1996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首次给股东提供了一张表格,用于帮助股东评估伯克希尔的内在价值。这张表格提供了两项指标,其一是伯克希尔每股投资金额(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),其二是伯克希尔每股收益(扣除利息和运营成本)。1996年,$伯克希尔-哈撒韦A(BRK.A)$ 每股投资金额增长了29%,每股收益增长了63%。

时间拉长来看,1965年~1995年,伯克希尔每股投资金额从4美元增长到22088美元,年化增长率33.4%;每股收益金额从4.08美元增长到258.2美元,年化增长率14.7%。就增速而言,每股投资要远远高于每股收益。不难看出,伯克希尔前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股票投资上,其次才是股权投资或者企业并购。

巴菲特的逻辑是这样的:只有实现每股投资金额和每股收益的增长,才能实现内在价值的增长,进而推动市值的增长。不过,由于伯克希尔的规模体量日渐庞大,过多的资金对收益率会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。此外,由于股市的无序波动,以及“霹雳猫”业务的盈利波动,也会给伯克希尔的业绩稳定性造成一定干扰。

伯克希尔能够在投资和运营方面取得“双丰收”的骄人成绩,跟巴菲特对资本的节制是密不可分的。除了“开源”以外,巴菲特非常注重“节流”,无论手头上多么宽裕,他始终把控制成本开支摆在重要的位置上。很多共同基金每年的营业费用率都在2%左右,相当于间接减少了投资人约10%的收益。而在伯克希尔,赚到的每一分钱都会装进股东的口袋。

(2022年11月18日)

3

伯克希尔1996年再创佳绩


在1996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首先通报了$伯克希尔-哈撒韦A(BRK.A)$ 当年的经营业绩:公司净资产增长36.1%(相当于62亿美元),每股净资产增长31.8%,股价上涨6.2%,同期$标普500指数(.INX)$ 上涨23%。1965年~1996年,伯克希尔每股净值从19美元上涨到19011美元,涨幅超过1000倍,年复合增长率约23.8%。

我们可以看到,虽然伯克希尔的经营表现较好,但股价的涨幅大幅低于指数的涨幅,这也说明了股价短期的波动性和随机性。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,公司净资产的涨幅高于每股净资产的涨幅,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:1996年5月,伯克希尔增发了一些B股;1996年12月,伯克希尔以增发新股的方式,收购了飞安国际公司。

巴菲特说,之所以一再强调每股账面价值,原因在于它才能反映伯克希尔取得的实质进展。不过,账面价值也只能视为参考指标,真正重要的并不是账面价值,而是内在价值。在伯克希尔发行B股的时候,巴菲特给每名股东都配发了《股东手册》,目的就是揭示伯克希尔的宗旨,以及对内在价值等名词的释义。

在我看来,巴菲特能跟股东保持互信的融洽关系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巴菲特出色的沟通能力。巴菲特会坦诚地告诉股东:我做了什么,为什么要这样做,对股东的价值是什么,我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股东。这实际上是在做三观上的“双向选择”,喜则留,厌则走。当身边围绕的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时,事业又何愁不兴呢?

(2022年11月17日)

4

伯克希尔计划发行B股


在1995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提到伯克希尔的股权重组问题,也就是将原来的伯克希尔股份,重新分拆成两类普通股:$伯克希尔-哈撒韦A(BRK.A)$ 和$伯克希尔-哈撒韦B(BRK.B)$ 。B类普通股享有A类普通股1/30的权利,不过有两点除外:第一,B类普通股只有A类普通股投票权的1/200;第二,B类普通股不能参与伯克希尔股东指定捐赠计划。

A类普通股可以按照1:30的比例,随时转换成B类普通股,但这一转换过程是不可逆的。也就是说,30股B类普通股并不能转换成1股A类普通股。B类普通股上市之后,市场最终会决定其价值。如无意外,B类普通股的股价大约在A类普通股的1/30左右波动。如果偏离幅度过大,就会迅速被套利资金填平。

从巴菲特和芒格对两类股票的权益设定可以看出,他们是鼓励原来的股东继续持有A类普通股的。伯克希尔分设A/B股的股权架构,并不是为了创始人或大股东(即巴菲特本人)以较少的股权实现对公司的控制,而是因为当时的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信托基金,这种基金向小额投资人募资,然后去买伯克希尔的股票,并从中收取高额的佣金。

对于巴菲特而言,这种号称“人人都买得起”的基金,纯属是打着巴菲特和芒格的旗号,欺骗市场上没有投资经验的“小白”。由于基金收取的费用不低,可以想见投资者的回报并不会很好,这实际上会透支巴菲特和伯克希尔的信誉和口碑。有鉴于此,伯克希尔发行了少量B股,以方便小额投资者,以及那些有股票捐赠需求的A类股票持有者。

(2022年11月16日)

5

巴菲特投资优先股


在1995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提到了1987年~1991年所做的5笔可转换优先股投资。投资标的包括:第一帝国银行、所罗门兄弟、冠军纸业、美国航空、吉列公司。根据$伯克希尔-哈撒韦A(BRK.A)$ 与这些公司的私下协议,巴菲特可以将这些投资视为固定收益证券,同时拥有转换成普通股的选择权。

1989年,巴菲特买入6亿美元吉列可转换优先股,股息率8.75%,1991年转换成4800万股吉列普通股,市值约25.02亿美元,这是巴菲特5笔优先股投资中赚得最多的一笔。不过,当时吉列公司的股价只有10.5美元/股,如果直接买普通股的话,巴菲特可以买到6000万股,会赚的更多。

对所罗门兄弟的投资就没那么顺利了,1987年巴菲特投资7亿美元后不久,所罗门兄弟就因债券交易员违规惹上了大麻烦,巴菲特还不得不接下了所罗门临时董事会主席的职务。对美国航空的投资情况最糟糕,从1994年起就已经不再给伯克希尔发放优先股股息了。一直到1998年,巴菲特才算勉强收回成本。

巴菲特对这5笔优先股的投资总额为19.98亿美元,相比于57亿美元成本、220亿美元市值的普通股投资而言,优先股所占的比重并不大。优先股的好处是下有保底,但获得高回报的概率也相对较低。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由于股市的容量已经足够容纳我们的资金,就没有必要再去专门考虑优先股投资。

(2022年11月15日)

6

巴菲特再次买入迪士尼


在1995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提到,由于大都会/ABC公司被迪士尼并购,$伯克希尔-哈撒韦A(BRK.A)$ 已经将原来持有的大都会/ABC公司股票,全部置换成了迪士尼股票。除此之外,巴菲特还在公开市场大举买入迪士尼。回顾历史,巴菲特第一次买入迪士尼,发生在大约30年以前。

1966年,迪士尼的总市值不到9000万美元,这是有多便宜呢?我们来看一组数据:1.迪士尼1965年的税前利润大约是2100万美元;2.迪士尼刚建成了一项名为“加勒比海盗”的娱乐设施,价值1700万美元;3.迪士尼名下有很多馆藏的老电影,早就已经收回了成本,但每年还在一场接一场地放映。这些电影并没有显现在资产负债表上,其记录的账面价值为零。

当时,巴菲特合伙公司以31美分/股的价格,投了迪士尼公司400万美元,占迪士尼5%的股份。1967年,迪士尼股价大幅上涨,巴菲特以48美分/股的单价、620万美元的总价全部抛出。短期来看,这笔投资似乎是划算的。但到了1995年,当巴菲特打算再次买入迪士尼时,它的股价已经上涨到了66美元/股,涨幅约138倍。

巴菲特投资迪士尼的经历,跟投资盖可保险的情况颇有几分相似。同样都是低估买入,同样都是短期内获得了不菲收益,同样都是卖出后暴涨百倍,同样都是未来花高价再次买回。给我的启示是,要时时关注被投企业的情况,哪怕是已经卖出的企业,也要保持适度的跟进。因为卓越的企业并不多,将来机会合适的时候,很有可能再续前缘。

(2022年11月14日)

7

巴菲特的人格魅力


在1995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写道:“我们有很多经理人,根本就不必靠这份工作过活,但每天还是一样全力以赴,就像是身价不菲的职业高尔夫球选手还在继续打巡回赛一样。我的工作主要是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氛围,截至目前,我们做得还算相当成功。1965年~1995年,$伯克希尔-哈撒韦A(BRK.A)$ 没有发生任何一位主要经理人另觅出路的情况。”

诚如巴菲特所言,自1965年以来,伯克希尔网罗了一大批卓越的经理人,包括但不限于:盖可保险的托尼·奈斯利、路易斯·辛普森,飞行安全公司的艾伯特·乌尔奇,利捷航空的理查德·桑图里,宠厨的多丽丝·克里斯托弗,威利家居的家比尔·柴尔德、肖氏工业集团的罗伯特·肖......他们虽然来自各行各业,但都对巴菲特忠心耿耿。

巴菲特之所以能服众,一方面得益于他自身拥有杰出的投资能力,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待人宽和,不争功,不诿过。巴菲特多次在公开场合,盛赞旗下经理人的表现。财经作家罗伯特·迈尔斯曾经想要采访巴菲特,巴菲特非常委婉地告诉他,还是应当多关注一下查理·芒格和其他的经营管理人员。

巴菲特的待人之道,让我想到了李嘉诚的一则小故事。当时,香港商界都称李业广为李嘉诚的“御用律师”,李嘉诚却谦虚地说:“不好这么讲,李业广先生可是行内的顶尖人物,我可没这个本事独包下他。”给我的启示是,做人必须“虚心实腹”,能力很强却非常低调,才最显人格魅力。

(2022年11月13日)

8

传奇经理人汤姆·墨菲


在1995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提到了近期的一桩并购案。迪士尼拟收购大都会/ABC公司,1股大都会/ABC可以兑换为1股迪士尼+65美元现金,也可以全部选择现金,或者全部选择股票。巴菲特持有2000万股大都会/ABC公司股票,他决定全部转换为迪士尼股票。除了换股以外,巴菲特还在公开市场上积极买进迪士尼的股票。

谈到大都会/ABC公司,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传奇CEO汤姆·墨菲。墨菲奉行“去中心化”的经营理念,他的目标是尽可能地雇用最优秀的员工,并赋予他们履行工作所需的权利。公司总部没有负责市场营销、战略规划或人力资源的副总裁,总部员工的主要职能就是支持各大运营部门总经理的工作。

墨菲在任期间,竭力避免大都会/ABC公司的股权被稀释。除了出售股票给$伯克希尔-哈撒韦A(BRK.A)$ 以获得收购美国广播公司的部分资金以外,大都会公司再没有发行过新股。不仅仅如此,墨菲还利用内部经营现金流和举债得来的资金,在公司股价低迷之际开展回购,使公司总股本减少了接近50%。

1995年,在巴菲特的撮合下,墨菲和迪士尼CEO迈克尔·艾斯纳会面,谈妥了190亿美元的收购对价。1966年~1995年,墨菲创造的年复合回报率高达19.9%。当初投入的1美元,29年后升值到204美元。鉴于墨菲的出色表现,连巴菲特也多次盛赞他是自己的“管理学导师”。

(2022年11月12日)

9

兴趣与工作的关系

在1995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写道:“我们有很多经理人,他们喜欢现在的工作,而且做得非常出色。说他们是在工作或许是错误的,他们只不过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,花在了自己擅长的生产活动而非休闲活动之上而已。”说到工作和兴趣的关系,我认为有两种情况是比较理想的:

第一种情况:兴趣就是工作,突出表现为“爱一行,干一行”。比如巴菲特就是这样的,他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,就是商业和投资。巴菲特6岁起卖可乐,12岁起买股票,到现在92岁了,跟童年时代相比的话,人生轨迹也没有发生太多变化。在投资领域有了长时间的复利积累,兴趣会越来越浓,事业也会越来越顺。

第二种情况:把工作当兴趣,突出表现为“干一行,爱一行”。比如稻盛和夫就是这样的,他年轻时遭遇过很多挫折,大学学的是有机化学,最后却误打误撞进入了无机化学领域。稻盛和夫并不是一开始就对研究陶瓷材料感兴趣,但是他拥有一种“超能力”,那就是把工作变成自己的兴趣。只要深入钻研,倾注心血,就会对工作产生感情。

在我看来,“巴菲特式”的人生当然是最理想的,在懵懵懂懂的时候就坚定地知道自己将来要走的路,从未有过彷徨和迷茫,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幸运的。不过,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,可能会走过弯路,会经过跌跌撞撞,也许“稻盛和夫式”的人生才更有借鉴意义。不管现在从事什么工作,能够把它变成自己的兴趣,也是一种稀缺的品质。

(2022年11月11日)

10

伯克希尔面临的产业困境


在1995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谈到他和芒格都信奉一句格言:“只要告诉我坏消息就好,因为好消息会不胫而走。”作为$伯克希尔-哈撒韦A(BRK.A)$ 的掌门人,巴菲特不希望旗下事业的经理人“报喜不报忧”。将心比心,巴菲特在写年报时,也会将经营方面的不利局面坦诚相告。1995年,有三项事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:

1.以德克斯特为代表的鞋类事业。由于美国本土的鞋厂,面临着来自中国等地廉价劳动力的冲击,基本上很难实现盈利。巴菲特认为,这不是永远的谷底,而是景气即将反转的底部。假以时日,鞋类事业还有可能回到过往高利润的时代。从后视镜的角度看,巴菲特的判断并不准确,鞋类事业的艰难日子才刚刚开始。

2.以《布法罗新闻报》为代表的纸媒事业。早在1991年,巴菲特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,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传统的报纸业务前景黯淡。巴菲特认为,虽然短期内报业的经营还算稳定,但它已经失去了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报业将会面临越来越不利的处境。

3.以世界百科全书为代表的出版事业。互联网对出版事业的侵蚀,并不比对纸媒的侵蚀少。在信息匮乏的时代,人们通过世界百科全书来获取知识;到了互联网时代,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找到,而且比逐页翻书更加高效和便捷。虽然世界百科全书也在加强电子产品内容,但在时代的浪潮面前,也不过是杯水车薪。

伯克希尔一直都在,但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,它的主要投资方向也在不断调整。从早期的纺织业务,到中期的糖果、报纸、保险业务,再到现在的苹果等消费品,巴菲特一直在进化。正所谓,世界上唯一不变的,就是变化。巴菲特拥有对商业世界的洞察力,以及对产业变迁的预见性,这可能也是伯克希尔基业长青的重要原因吧!

(2022年11月10日)

11

普通投资者要做“仓位管理”么?


在1995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提到$伯克希尔-哈撒韦A(BRK.A)$ 的“霹雳猫”巨灾保险业务时,特意提到了阿吉特·贾因,他不仅擅长承保飓风、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风险,对承保单一的重大风险也非常熟悉,比如:拳王泰森的生命保险;英国最大保险公司劳合社总计225人的生命保险;保证两颗中国卫星发射及正常运转一年。

这种单一的重大风险,由于发生的概率极低,而承保金额又很大,通常会给伯克希尔带来较好的收益。比如上面提到的三桩个案,泰森很健康,劳合社的死亡率也很正常,中国卫星的发射和运转也很顺利。为了给伯克希尔招揽更多的巨灾保险和单一重大风险的承保业务,巴菲特给出了三点理由:

第一,伯克希尔集团拥有强大的财务实力,将来无论出现多么糟糕的状况,伯克希尔都有能力给被保险人足额的赔付;第二,基于多年的承保经验,巴菲特和贾因能以最快的速度向客户开出报价;第三,伯克希尔的偿付能力更强,同业的最高理赔上限是4亿元,而伯克希尔最高理赔上限是10亿元。

@唐朝 老师曾提出一个观点,为什么伯克希尔常年要保留大量现金?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,保险业务要保证随时都有充足的资金,能够按时足额地赔给客户。在我看来,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而言,在留足3年~5年左右的家庭备用金之后,只要对市场波动不敏感,就没有必要持有现金,或者说根本无须考虑所谓的“仓位管理”。

(2022年11月9日)

12

浮存金的规模与成本


在1995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写道:“任何一家公司的获利能力都取决于三点:一是资产回报率;二是负债的成本;三是财务杠杆的运用,也就是其运用负债而非股东权益来获取收益的程度。”多年以来,$伯克希尔-哈撒韦A(BRK.A)$ 之所以蒸蒸日上,一方面是由于巴菲特运用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很高,另一方面也受惠于大量低成本的浮存金。

并不是所有的浮存金都是低成本的,很多保险业的同行获取浮存金的成本比巴菲特高得多,这也说明了巴菲特在保险运营管理方面的卓越能力。从会计的角度去理解,浮存金属于负债;然而对巴菲特来说,浮存金却实际上等同于股本。在1994年的时候,伯克希尔拥有34亿美元浮存金,没有占用股东权益,却给股东创造了额外的回报。

1995年,巴菲特决定耗费23亿美元巨资,买下盖可保险另外50%流通在外的股份,主要就是看重浮存金的价值。盖可保险变成伯克希尔全资拥有的子公司以后,可以给伯克希尔贡献近30亿美元的浮存金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浮存金的规模还会只增不减。另外,由于盖可保险本身的运营也会产生盈利,相当于浮存金的成本为负。

在我看来,巴菲特并不是不用杠杆,而是只用安全的杠杆;巴菲特也并不是从不负债,而是只用低成本的负债。在现实世界,我见过很多企业界人士,一味地以融资为荣,似乎认为靠增发股份或者发行债券拿到资金就是一种能力。殊不知,发债是要还钱的,增发是要稀释股份的,我们一定要考虑融资成本,以及使用资金的投资收益率。

(2022年11月8日)

13

盖可保险的“三驾马车”


在1995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在谈到盖可保险时,重点感谢了三个人:洛里默·戴维森、托尼·奈斯利、路易斯·辛普森。其中,戴维森是巴菲特进入保险业的引路人。1951年,戴维森在盖可保险担任副总裁时,曾耐心给巴菲特讲解保险行业知识以及盖可的竞争优势。20世纪70年代初,戴维森退休。

奈斯利是盖可保险的运营负责人。奈斯利认为,盖可保险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就是低成本的汽车保险业务。作为CEO,其职责是维护和拓宽现有的护城河,而不是把业务拓展到其他领域。有鉴于此,奈斯利仅保留了盖可保险的直销渠道,同时砍掉了航空保险、房屋财产保险等非车险业务。奈斯利说,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盖可保险。

辛普森是盖可保险的投资负责人。辛普森简直可以说是微缩版的“小巴菲特”,他和巴菲特一样热爱阅读,只要股市没有开盘,没有电话打进来,他就可以安安静静地在办公室阅读一整天。阅读的内容包括各类文件、年报、行业报告和商业杂志。1980年~1996年,辛普森取得了24.7%的年复合回报率。

巴菲特说,如果没有戴维森在1951年冬天的那场精彩解说,$伯克希尔-哈撒韦A(BRK.A)$ 永远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;巴菲特又说,奈斯利是他心目中经营盖可保险的第一人选;巴菲特还说,万一他和芒格突发意外,辛普森可以立即接手他们的工作。巴菲特对他们由衷的赞美,既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,也成就了彼此信任的神仙友谊。

(2022年11月7日)

14

巴菲特与盖可保险结缘70年


在1995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谈到$伯克希尔-哈撒韦A(BRK.A)$ 已经买下了盖可保险100%的股份,并追忆了他和盖可保险长达45年的缘分。巴菲特是格雷厄姆的学生,他是偶然间发现格雷厄姆是盖可保险董事会主席,于是对这家保险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并利用周末时间搭乘火车,前往位于华盛顿的盖可保险总部,开展实地调研。

1951年,巴菲特花费10282美元,买下了350股盖可保险股票;1952年,巴菲特以15259美元的价格出清,并将所得资金投入到西方保险证券公司。20年后,巴菲特之前卖掉的盖可保险股份,已经增值到130万美元,巴菲特后悔不迭。这件事也让巴菲特深深认识到,不应轻易卖出一家优秀公司的股票。

1976年~1980年,巴菲特累计投入4570万美元,拿下盖可保险33.3%的股份。此后15年间,巴菲特虽然没有再出手增持,但是由于盖可保险不断回购自家股份,伯克希尔对盖可保险的持股比例增加到50%。1995年,巴菲特再次耗费23亿美元巨资,买下了盖可保险另一半的股份,并一直持有至今。

巴菲特投资盖可保险,20世纪50年代以“万”计,20世纪70年代以“千万”计,20世纪90年代以“十亿”计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往后,盖可保险越贵,股权价值越高。为什么说“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另外给我的一点启示是,得到的如果不珍惜,有可能会失去;失去了也不必懊悔,将来还有机会追回。关键是,我们得做有心人。

(2022年11月6日)

15

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


在1995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写道:“在我们新增旗下事业的同时,有人问我到底可以应付多少经理人同时向我报告,我的回答相当简单:如果只让我管一个经理人,但他是一颗酸柠檬,那管一个人也太多了;如果我面对的都是像我们现在拥有的经理人这样,那么肯定是多多益善。”

巴菲特执掌的$伯克希尔-哈撒韦A(BRK.A)$ ,目前的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,常年位居“世界500强”企业的前5名,它在全球雇佣的员工人数大约有37万人。这样的一家“巨无霸”企业,它的总部只有不到30名员工。其人员之精简,管理之高效,堪称企业界和投资界独一无二的典范。

巴菲特明确提出了自己收购企业的六条标准,其中就包括具备合适的管理层,这一点和其他企业并购者的做法完全不同。大多数老板在收购一家企业之后,倾向于撤换掉企业原来的管理层,然后任命自己信任的“心腹”去接手。巴菲特收购一家企业,不但不会撤换掉原来的管理层,反而会要求原来的管理层留任,这是他收购企业的前置条件之一。

伯克希尔的工作虽然千头万绪,但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两件事上:第一,管人。把合适的经理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,充分授权,让他们自由发挥;第二,管钱。把各家子公司给伯克希尔的分红利用起来,要么是再投资,要么是回购自家股票,要么是去收购新的优质企业。在我看来,删繁就简,大智若愚,这都是巴菲特的“超能力”。

(2022年11月5日)

16

巴菲特并购威利家居


在1995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提到了并购威利家居的故事。在巴菲特买下内布拉斯加家具城90%股份以后,来自B夫人家族的埃尔夫·布鲁姆金就多次向巴菲特推荐威利家居。另一面,埃尔夫又跟威利家居总裁比尔·柴尔德多次推荐巴菲特。在埃尔夫的撮合下,巴菲特和柴尔德很快见面,两人相谈甚欢,迅速达成了收购协议。

1954年,柴尔德从岳父手里接下威利家居时,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只有区区25万美元。经过四十年的努力,柴尔德将公司的年营业收入提升至2.57亿美元,在犹他州拥有50%以上的市场占有率。要知道,在零售业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殊为不易的。巴菲特曾看过很多零售业的案例,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不高,从业者大多都是昙花一现,然后突然凋零。

巴菲特认为,零售业属于必须“时时保持聪明”的行业。相比而言,电视台属于“只要聪明一时”的行业。如果买下一家地方电视台,就相当于拥有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,根本就不用担心经营问题。倘若找到汤姆·墨菲这种顶级的经理人来打理,那简直就是运气爆棚,必然赚得盆满钵满。但在零售业,但凡一着不慎,很可能满盘皆输。

尽管如此,巴菲特还是买下了内布拉斯加家具城和威利家居,虽然它们都属于零售业,但巴菲特欣赏布鲁姆金和柴尔德家族的人品和能力,相信他们可以一如既往地保持优秀。在我看来,评价一家公司好不好,可以从很多财务指标上去观测,评价一个人是否靠谱却很难量化。从这个角度讲,巴菲特“选人”的功力并不比“选股”逊色。

(2022年11月4日)

17

巴菲特与赫尔兹伯格珠宝


在1995年致股东的信里,巴菲特谈到了并购赫尔兹伯格珠宝公司的故事。1994年5月,巴菲特在纽约第五大道准备过马路时,突然被路人认出并拦住搭讪。刚好赫尔兹伯格珠宝的老板巴奈特·赫尔兹伯格从旁路过,他持有$伯克希尔-哈撒韦A(BRK.A)$ 四股股份,也前去奥马哈参加过股东大会,他跟巴菲特透露,有意出售自己的公司。

两人经过简短的交流后道别,没想到不久之后,巴奈特真的把赫尔兹伯格的财务报表寄给了巴菲特。赫尔兹伯格由巴奈特的祖父创立于1915年,创业之初,仅仅在堪萨斯市拥有一家单店。经过三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,截至1994年,赫尔兹伯格的年营业收入达到2.82亿美元,在全美23个州拥有134家分店。

当时,已经年满60岁的巴奈特渐渐感到力不从心,他虽然拥有价值不菲的事业,但由于珠宝行业竞争激烈,他认为有必要分散家族持股的风险。从巴菲特的角度来看,他觉得赫尔兹伯格是一家不错的企业,而且拥有杰夫这么优秀的经理人。杰夫是赫尔兹伯格的总裁,他愿意继续留任,这是巴菲特决定买下赫尔兹伯格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赫尔兹伯格的单店年营业额大约是200万美元,远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,这是赫尔兹伯格保证较高盈利的关键因素。不难看出,赫尔兹伯格具备零售业的一般特征,主要靠周转率来驱动,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理人的运营水平。巴菲特说,买下一家没有优良管理的零售企业,就像是买下一座没有电梯的埃菲尔铁塔。这一评价,颇为允当。

(2022年11月3日)

18

△本期福利

△附送华章明信片一张

冠亚说

最近跟一位高中同学聚餐,一起聊了很多。后来她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我俩的合照,配文是“老同学,新朋友”,我觉得这个评价特别贴切,为什么呢?且听我一一道来:

说是“老同学”,是因为我俩是高中同班同学,2003年就认识,当时我才14岁。2006年上大学以后,因为彼此的人生轨迹不同,我俩虽然同在武汉,但几乎没有再见过面。

说是“新朋友”,是因为通过这次聊天,发现彼此三观挺合的。这些年来,我在成长,她也在成长,对很多事物的认知有着近乎一致的观点,交流起来非常顺畅。

我跟她说,随着自己的时间越来越稀缺,现在“同学聚会”我不一定会去,但是“朋友聚会”我还是会去。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?我觉得是这样的:

“同学”关系,有着很强的“偶然性”。具体而言,分到哪个班,遇到哪些人,是学校随机分配的,每个人都只能被动接受;

“朋友”关系,有着很强的“必然性”。具体而言,选择与什么样的人为伍,是筛选和淘汰后的自然匹配,每个人都可以主动选择。

为什么以前是“同学”而现在是“朋友”,是因为那时我们年龄都还太小,自己都没有成熟的“三观”,如何去知道别人的“三观”是否匹配呢?所以啊,要交到好朋友,要找到气质相近的人,先要培养自己的气质。

今天送出的福利,是王勃的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,其中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堪称千古名句。我们虽然相隔万里,但彼此心意相通,还能每天“摸你”,不正是这句诗的最佳写照么?

老规矩,截至今晚22:00,留言点赞最高为中奖者,祝大家好运!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王冠亚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